被詐騙成為人頭帳戶?律師教你如何應對偵查庭

法律專欄|被詐騙成為人頭帳戶?律師教你如何應對偵查庭|樂羽國際法律事務所_20250218

被詐騙成為人頭帳戶?律師教你如何應對偵查庭

在網路詐騙猖獗的時代,許多人可能因為誤信高薪求職廣告、借用帳戶給親友,甚至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,成為詐騙集團的人頭帳戶。當警方或檢察官通知你出席偵查庭,該如何應對?會面臨什麼法律風險?本篇文章將從律師的角度,解析人頭帳戶的法律責任,並提供應對偵查庭的最佳策略,幫助你保障自身權益。


什麼是人頭帳戶?被詐騙成為人頭帳戶的常見情境

「人頭帳戶」是指利用他人身分開設的銀行帳戶,通常被詐騙集團用來轉移非法資金。如果帳戶涉及詐騙或洗錢,帳戶持有人可能被警方調查,甚至面臨刑事責任。

🔹 常見的受害情境

  • 求職詐騙:應徵工作時,被要求提供個人帳戶作為薪資發放帳戶,或是要求提供帳戶給公司驗證購買材料等,後來發現帳戶被用於詐騙交易。
  • 投資詐騙:假冒為投資顧問,要求依照指示,開設銀行帳戶或將帳戶提供給他人操作。
  • 感情詐騙:親友或情侶利用情感上的信任,要求將帳戶借出,通常常見於網路交友的詐騙,未料帳戶被用於不法活動,導致銀行凍結或被警方調查。
  • 貸款詐騙:在貸款過程中,誤信詐騙集團指示開設新帳戶,導致帳戶被用於洗錢。

涉及人頭帳戶的法律責任

📌 根據 《刑法》第339條,詐欺罪可處 5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罰金
📌 若帳戶涉及洗錢,則可能違反 洗錢防制法》第19條,最高可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,併科新臺幣五千萬元以下罰金!如果洗錢的財產價額超過一億元,刑責更高達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併科新臺幣一億元以下罰金。
📌 若不知情成為人頭帳戶持有人,仍可能面臨 銀行凍結帳戶、信用受損、被檢警約談 等後果。

因此,當你接到警方或檢察官的通知,要求出席偵查庭時,務必謹慎應對,並在律師的協助下準備合適的答辯策略。


偵查庭是什麼?應該如何應對?

1️⃣偵查庭的目的

偵查庭是檢察官在正式起訴前,對案件進行調查的重要程序,目的是釐清案件事實,確認是否有犯罪嫌疑。

⚖️ 可能出席偵查庭的角色

  • 被告(若檢方認為你可能涉案)
  • 證人(若你的帳戶僅被利用,未涉及犯罪)

⚠️ 如果在偵查庭上的陳述不慎,可能影響後續案件發展,甚至被正式起訴!

2️⃣如何在偵查庭上為自己爭取最佳結果?

1. 律師陪同,避免誤踩法律紅線

📌 面對檢察官的詢問,許多當事人可能因為緊張、不了解法律,而做出不利自己的陳述。因此,建議在偵查庭前諮詢律師,並 要求律師陪同出庭,確保自身權益。

2. 釐清自身角色,避免被認定為共犯

📌 若你是 受害者,應準備證據證明自己是被詐騙,例如:

    • 對話紀錄(如Line、Email、簡訊)
    • 銀行交易紀錄(顯示資金流向)
    • 相關合約或工作錄取通知(證明帳戶開設是因為求職)

⚠️  證據資料請都要經過律師篩選,避免將不利自己的對話提供出去

3. 不要隨意認罪,避免影響未來判決

📌 有些人為了「早點解決」,可能會在偵查庭上直接承認指控,這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法律後果!
📌 若你不確定該如何回答檢察官的問題,應先 與律師討論後再決定回應方式,避免無意間承認自己涉及犯罪。

4. 爭取不起訴緩起訴,避免被起訴

📌 若你能證明自己是被害者,而非犯罪者,律師可以幫助你爭取:

    • 不起訴處分:檢察官認定無犯罪事實,爭取不起訴。
    • 緩起訴:若有輕微犯罪事實,檢察官可能要求支付一定金額或完成社會服務後,予以緩起訴。

📌 若案件進入法院程序,則需進一步透過律師爭取 無罪判決或減刑、緩刑


如何防止自己的帳戶成為人頭帳戶?

💡 5大防範措施,避免帳戶被詐騙利用!

✅ 不隨意提供帳戶或存摺給他人使用
✅ 求職時,避免交出個人銀行帳戶作為薪資帳戶
✅ 發現可疑交易,立即向銀行與警方通報
✅ 定期查詢個人銀行帳戶是否有異常交易
✅ 若帳戶已被警方凍結,儘快尋求律師協助


結論:律師協助你降低法律風險,爭取最佳結果

被捲入人頭帳戶案件,不代表一定會被判刑!只要在律師的專業協助下,妥善應對偵查庭,提供有力證據,仍有機會爭取 不起訴、撤銷保全帳戶,甚至免責處分

📌 如果你或家人遭遇人頭帳戶問題,請立即聯繫專業律師,確保自身權益!
📞 樂羽國際法律事務所 專精刑事辯護,擁有豐富的詐欺案件經驗,為你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援。

📍 立即預約律師諮詢,掌握最佳法律對策!

 

相關文章:

 

加入好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