遭聲請保護令,如何駁回聲請?——律師解析答辯與救濟方式

法律專欄|遭聲請保護令,如何駁回聲請?——律師解析答辯與救濟方式|樂羽國際法律事務所_20250213

在家庭糾紛或感情糾葛中,當事人有時可能遭受對方不當聲請保護令,這類聲請若成立,可能嚴重影響個人聲譽、人身自由,甚至對未來的監護權、探視權、職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。
若您收到法院的保護令通知,首先切勿輕忽,即使您自認無家暴行為,仍應積極應對,以免法院裁准保護令,影響自身權益。本文將從保護令的法律基礎、法院審查重點,以及如何有效抗辯三方面,說明如何駁回不當聲請的保護令。


一、什麼是保護令?會產生哪些影響?

📌 什麼是保護令?
保護令是法院依《家庭暴力防治法》,針對「家庭成員」間的暴力行為,所核發的限制命令。法院核發保護令後,被聲請人(即遭指控家暴者)可能面臨各種限制,例如:

    • 禁止接近聲請人及其親屬(一定距離內)
    • 限制聯繫、騷擾(含電話、簡訊、社群媒體)
    • 限制持有槍枝或危險物品
    • 甚至可能要求遷出住所

📌 影響層面

    • 影響親權:若夫妻爭奪子女監護權,被核發保護令的一方,往往被認定對家庭有威脅,影響監護權或探視權的爭取。
    • 影響工作與名譽:公務員、教師、軍人、律師、醫生等,若遭核發保護令,可能影響職業生涯。
    • 影響日常生活:若被限制進入住所,甚至可能無法返回家中居住。

二、法院審查保護令的重點

法院在審查保護令時,通常會考量以下因素:

🔍 1. 是否有家暴事實

• 需有具體的暴力證據,如驗傷單、對話紀錄、監視器畫面等,單憑片面說詞不一定成立。

🔍 2. 是否有立即危險性
• 法院會審查當事人是否有持續性傷害或威脅,例如是否近期有發生暴力衝突。

🔍 3. 是否有報警紀錄或社福機構介入?
• 若聲請人曾報警、申請社福機構協助,可能對法院判斷產生影響。

🔍 4. 申請是否有濫用或誇大情節?
• 若保護令聲請基於報復、離婚訴訟策略,而非真正的家庭暴力,則有機會爭取駁回。


三、如何駁回保護令聲請?律師答辯策略
⚖ 收到保護令通知後,應立即與律師討論,制定適當抗辯策略。常見的抗辯方向如下:

🔹 1. 提出證據,否認家暴事實
✅ 若對方無法提供確切的暴力證據,可強調:
• 從未施暴,且無相關報警紀錄、驗傷單、目擊證人證詞。
• 提供雙方過去的正常互動對話,證明感情或親子關係並無惡化。
• 強調對方的指控缺乏事實依據,或僅是單方面的主觀指控。

🔹 2. 強調對方聲請動機不當,揭露「假家暴、真策略」
✅ 若保護令是為了爭奪監護權或離婚財產,應提出合理懷疑:
• 對方是否曾在保護令聲請前,表達過「要讓你身敗名裂」、「不讓你看小孩」等言論?
• 若雙方正在離婚訴訟或監護權爭奪,可強調對方聲請保護令是為了提高談判籌碼,而非真正遭受家暴。

🔹 3. 反駁「立即危險性」,避免裁定暫時保護令
✅ 若聲請人距離事發已久才申請,可強調「無急迫性」,爭取駁回。
✅ 若雙方近期無接觸,可主張不存在持續性威脅。


四、如何應對緊急狀況?

📌 若法院已裁定保護令,仍可聲請「抗告」或「撤銷」
• 若保護令已核發,但內容與事實不符,可透過律師聲請「抗告」,聲請將原裁定撤銷,並駁回聲請。
📌 若保護令限制了探視權,應透過法院另行聲請
• 若保護令影響子女探視,可透過「酌定親權訴訟」、「定暫時會面交往狀態處分」,爭取合理探視權。


五、結語:面對保護令,如何自保?

🚨 收到保護令通知後,應立即採取行動,避免影響自身權益!
✅ 保留所有對話紀錄與證據,以證明自身清白
✅ 冷靜應對,不得主動聯繫對方(避免違反保護令,導致刑責加重)
✅ 尋求專業律師協助,制定有效答辯策略

📞 若您或親友遭遇不當保護令聲請,請即刻聯繫本所,我們將提供專業法律協助,確保您的權益不受侵害!

 

相關文章:

加入好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