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路求職成詐欺車手,樂羽國際法律事務所成功爭取緩刑,助當事人重獲新生
近年來,詐騙集團的犯罪手法日益精進,特別是針對社會新鮮人、求職者與財務困難人士,利用網路求職者,以「高薪兼職」、「無經驗可」等吸引條件,引誘不知情的求職者淪為詐騙集團的工具,其中「車手」就是最常見的角色之一。許多受害者在毫無警覺的情況下,成為詐騙案件的共犯,甚至面臨嚴重的刑事責任。
樂羽國際法律事務所近期成功協助一位當事人,他在找工作時,因誤信網路上的求職資訊,誤入詐騙集團陷阱,成為取款車手,在領取被害人投資款時遭警方當場逮捕,隨後遭檢方依 《刑法》第339條之4加重詐欺罪、參與組織罪移送偵辦,原本可能面臨數年有期徒刑的重刑。
然而,透過我們的專業辯護,最終成功為當事人爭取緩刑兩年,讓他能夠繼續正常工作與生活,免於入監服刑。
案件背景|當事人網路求職受騙,誤入詐騙集團
當事人是一名剛畢業不久的社會新鮮人,在求職網站上看到一則「高薪簡單工作,日領現金」的招聘訊息,應徵後,對方聲稱工作內容單純,只需依照指示至指定地點領取現金,並交付給指定對象。由於當事人當時無任何社會經驗,便沒有多加查證,誤以為這是一份正當的金融代辦或現金收送工作,因此欣然接受。
然而,當他依約領取一筆款項時,警方早已在附近埋伏,當場將他逮捕,並查獲款項來源涉及詐騙犯罪。當事人立即被帶回偵訊,並遭檢方依「加重詐欺罪」提起公訴,面臨最重 七年有期徒刑 的刑責。
在案件進入司法程序後,當事人與家屬深感不安,擔憂會因此背負重刑,影響未來的人生規劃與就業機會。經過多方打聽,他最終選擇委任 樂羽國際法律事務所,希望透過專業律師的協助,爭取最有利的判決結果。
辯護策略|樂羽律師團隊的成功抗辯
接手案件後,我們的律師團隊第一時間與當事人進行詳細訪談,深入了解案情,並檢閱所有相關卷證資料,制定完整的辯護策略。我們從以下幾個關鍵點進行辯護,成功爭取法院從輕量刑,並最終判決緩刑。
1️⃣ 缺乏犯罪意圖,當事人屬於誤入陷阱
我們強調,當事人並非詐騙集團的成員,也未曾參與詐騙犯罪的策劃或實施,而是單純因求職需求而誤入陷阱,惡意並非重大。
此外,我們提供了當事人與對方的求職對話紀錄,證明當事人確實誤以為這是合法工作,且在案發前並未接觸到詐騙集團的其他成員,顯示他與犯罪集團之間並無直接關聯。
2️⃣ 初犯且無犯罪前科,應予以寬大處理
當事人過去並無任何犯罪紀錄,此次事件純屬初犯,且因社會經驗不足而受騙,因此不宜適用過重的刑罰。我們向法院強調,《刑法》第57條規定:「初犯且未曾涉及重大犯罪之被告,應予以從輕處罰」,希望法官能從輕量刑。
3️⃣ 認罪悔過,積極配合司法調查
當事人在被捕後,立即坦承自己的行為,並積極配合警方與檢方的偵查,提供相關的證據與資訊,協助追查幕後詐騙集團的主謀。這種態度符合《刑法》第59條的減刑規定:「犯罪後自首、供出犯罪事實或協助偵辦者,可從輕減刑。」
4️⃣ 爭取緩刑與社會勞動,避免影響當事人未來
我們強調,當事人仍是社會新鮮人,正處於人生的關鍵階段,若因此入監服刑,將對其未來發展與就業機會造成極大影響。
因此,我們向法院主張當事人暫不適合執行為當,而爭取「緩刑」,讓當事人透過社會服務學習法律知識,並回饋社會,避免他因一時的錯誤而影響一生。
最終結果|成功獲得緩刑,當事人免於牢獄之災
在我們團隊的精心辯護下,法院最終採納我們的主張,判決緩刑兩年,,成功讓當事人免於入監服刑,並可繼續維持正常生活。
這樣的結果,對當事人與其家屬而言,無疑是一個極大的轉機。他不僅能夠繼續工作,避免因服刑影響未來的職場發展,也透過社會勞動的方式,深刻反思自己的行為,避免再次誤入歧途。
結語|求職需謹慎,法律援助刻不容緩
本案提醒我們,在求職時務必提高警覺,切勿輕信「高薪、無需經驗」的招聘廣告,務必查證公司背景,避免誤入詐騙集團的陷阱。此外,一旦發現自己被利用或牽涉到刑事案件,應立即尋求專業律師的協助,以確保自身權益。
樂羽國際法律事務所 專精於刑事辯護,擁有豐富的詐欺案件經驗,致力於為每一位當事人提供最專業、最有力的法律服務。我們的目標不只是爭取最輕的刑罰,更是幫助當事人重新回到正軌,迎向美好的未來。
✅ 若您或親友遇到類似案件,請立即聯繫我們,讓我們用專業為您護航!
▲如果您有相關的法律需求,歡迎點擊上方加入好友,由樂羽專業的律師為您提供法律諮詢服務!▲
相關文章: